湖南基本形成三大世界级产业集群

发布时间:2021年01月19日       来源:衡阳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      阅读:5次

  湖南日报·新湖南客户端记者 曹娴

    通讯员 庞惠文

    制造业是中国经济的脊梁。湖南推进制造强省建设有哪些成效?1月13日,全省制造强省建设工作会议亮出5年来“成绩单”。

    成绩——

    工业经济稳中有进,三大世界级产业集群基本成形

    湖南制造强省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、省工信厅厅长曹慧泉介绍,“十三五”期间,湖南工业经济稳中有进,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成效明显,工程机械、先进轨道交通装备、航空动力等三大世界级产业集群基本成形,一批创新成果在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中起到重要作用,一些重大平台成为产业资源的“聚宝盆”。

    2016-2019年,全省规模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.5%。得益于复工复产“见事早,行动快,措施有力”,2020年1-11月,全省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.3%,高于全国2个百分点,增速居全国第12位。

    2016-2019年,全省制造业入库税收年均增长5.3%。2020年制造业税收占全省税收收入的33.7%,在20个门类行业中稳居第一,对全省工业税收增长贡献率为406.8%。

    2016-2019年,共新增规模工业企业8266家,比2015年净增长2636家。华菱集团、湖南中烟工业、三一集团先后成长为千亿企业。70家企业成为国家“专精特新”小巨人企业,22个企业(产品)成为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。

    落后产能坚决淘汰,2016-2019年,关停取缔“散乱污”企业1563家,提前一年超额完成“十三五”工业节能降耗目标任务。

    三大世界级产业集群基本成形。工程机械产业集群2019年、2020年连创新高,三一重工、中联重科、铁建重工、山河智能入围全球工程机械制造业企业50强。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成长为该领域全球最大的产业集群,拥有全国该领域唯一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;电力机车产品占全球市场份额27%,居全球第一。航空动力产业集群主导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75%以上,第四代涡轴、涡桨发动机填补国内空白,飞机起落架及机轮刹车系统进入国产大飞机配套系统。

    一批创新成果在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中起到重要作用。功率半导体加快从“跟跑”到与国际巨头“并跑”的重大跨越,正加速形成从长晶到芯片封装的全产业链。自主可控计算机及信息安全、新型显示器件等形成完整产业链,“PK”体系、鲲鹏计算产业生态日趋完善。大尺寸合金材料、碳纤维材料、新型复合材料等逐步打破国际垄断,向中高端跃升。“奋斗者”号、“嫦娥五号”两大科学领域都有湘人、湘企影子。

    重大平台成为产业资源的“聚宝盆”。湖南近年建成了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区、国家车联网先导区、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等重大平台。世界计算机大会、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等办成国际性行业盛会,第四届中国航天日、移动互联网岳麓峰会、长沙网络安全·智能制造大会等形成品牌效应,持续吸引行业精英、聚集产业资源。

    经验——

    坚持创新驱动,树立产业链思维,增强产业发展后劲

    地处湘中的邵阳,工业表现今非昔比。“近5年内累计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300余家,目前全市规模工业企业数量达1817家、排名全省第2位。”邵阳市工信局局长谢益林底气十足。

    底气源自抓产业的实绩。邵阳在壮大小微企业的同时,对看准的“高大上”项目紧盯不放。如2012年起就不断与彩虹集团对接,最终促成中电彩虹特种玻璃、基板玻璃等项目相继落户。近年来,邵阳引进项目中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比重达到90%以上。

    建设制造强省的“赛道”上,全省14个市州你追我赶。在今天的会议上,一些市州、园区、企业作为制造强省建设的“优等生”分享了经验。

    坚持创新驱动,成为共同选择。株洲市在轨道交通方面,建成国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创新中心等平台126家,构建产学研用政金商创新体系,主导和参与定制国际标准84项、国家标准112项。中联重科将新产品迭代速度缩短到4个月,近五年来研发应用482项新技术,申请专利2334件、累计有效发明专利3800多件,位居机械设备行业第一。

    树立产业链思维,打造产业集群。“十三五”期间,长沙县着眼强链延链补链,三一智联重卡、蓝思科技视窗触控玻璃面板、山河工业城等制造业标志性项目,带动工程机械产值突破1600亿元。常德高新区编制产业链图库,近3年主动对接引进装备制造关联项目90多个、合同引资额近400亿元。

    瞄准前沿,独辟蹊径。益阳市深耕数字经济的“黑土地”,“以项目换产业”,引进培育一批区块链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、物联网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与上下游配套产业;数字经济蓬勃发展,助推制造业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,发展后劲明显增强。

    “企业要求有多快,我们落地投产的服务速度就有多快。”偏远地区江华瑶族自治县,转变思路,打开出路。县长龙飞凤介绍,企业转移过程很多是快速扩张的过程,县里承诺1个月供地到位。从2011年开始,该县启动城乡一体化征地,为企业快速开工建厂及时供地;利用“135工程”标准厂房作为过渡厂房,确保企业签约后生产不停、订单不丢。

    展望——

    力争到2035年,基本实现打造国家先进制造业高地目标

    1月6日,计划投资50亿元的“中国-丹麦ECO产业园”项目签约落户长沙经开区,致力于打造中国首个欧洲标准绿色产业园区。万有引力(北京)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唐巧表示,选择落户长沙的原因之一,就是湖南工业基础良好,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工业强省。

    “十三五”期间,一大批全球、中国“500强”企业和创新创业者到湖南投资兴业,正是看好湖南的发展环境,看好湖南“五链融合”发展的良好态势。

    “在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上下功夫,在促进各类要素资源向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聚集上下功夫,在优化发展环境上下功夫。”曹慧泉说。

    “十四五”期间,湖南将在巩固提升工程机械、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两张制造业“国家名片”基础上,做强做优航空动力产业集群,努力在信创、新材料领域、节能环保新能源等三大领域再打造1-2张“国家名片”,力争到2035年,基本实现打造国家先进制造业高地的目标。